比较政治系

    首页    师资力量    正文

    黄平

    2017-12-17  点击:[]


    姓 名:

    黄平

    毕业院校:

    职 称:

    副教授

    最高学历:

    邮箱:

    hping@sjtu.edu.cn

    研究领域:

    姓 名:                      

    黄平                                  

    毕业院校:                      

    香港浸会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最高学历:                      

    博士                      

    研究领域:                      

    宗教与国际关系、公共外交、国际非政府组织等                      

                个人简介                
     

    工作经历及教育背景                                    

     

    2011年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同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工作至今。      

     

    2012/09-2013/08 博士后      

     

    GeorgetownUniversity,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 Peace & World Affairs    

     

    2007/12-2011/05 哲学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及哲学系,宗教社会学专业    

     

    2003/09-2006/06 法学硕士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1999/09-2003/07 文学学士      

     

    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    

     

    2004/09-2005/06 进修学习      

     

    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美研究    

     

    发表文章      

     

    1.黄平:《欧洲穆斯林移民的认同焦虑与宗教依赖》,载《国际政治研究》,2017年第5期。      

     

    2.黄平:《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恐怖主义问题研究》,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3.黄平:《宗教红利与社会融入——美国的移民问题探析》,载《宗教与美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2月。      

     

    4.Ping Huang &Shun Hing Chan, Mediatisation, Empowerment, and Sexual Inclusivity: HomosexualProtestant Activ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Annual Review of theSociology of Religion on Religion and Internetedited by Daniel Enstedt, Gӧran Larsson and EnzoPace, Leidon: Brill Press, 2015    

     

    5.黄平:《变迁、结构和话语:从全球治理角度看国际社会共生论》,载《国际观察》,2014年第1期。      

     

    6.Shun Hing Chan& Ping Huang, Religion and Homosex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Debates,Identity, and Voices, in Globalized Religion and Sexual Identity: Contexts,Contestations, Voices, edited by Heather Shipley, Leidon: Brill, 2014.    

     

    7.黄平:宗教公共外交之可行性与重要性分析,载徐以骅、邹磊主编《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6月。      

     

    8.黄平:美国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非传统公共外交,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3年第7期。      

     

    9.黄平:互联网、宗教与国际关系——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资源动员论观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9期。      

     

    另有多篇文章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环球网、中国网、San Francisco Chronicle以及《现代快报》上发表。    

     

    科研课题      

     

    1.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台湾宗教的跨境流动与海峡两岸关系研究      

     

    2.主持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项目美国新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影响研究      

     

    3.主持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课题九一一事件后的美国宗教公共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还主持上海市社联等单位资助的“宗教对话与国际社会的多元共生研究”、长三角地区佛教团体的国际交流与国家形象研究等多项课题。    

                       

    参加会议      

     

    1. 20161119日,主办并参加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学术研讨会。      

     

    2. 201512月,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当代中国佛教口述历史国际会议,宣读了论文。      

     

    3. 201510月,参加由大连理工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与文化外交论坛,宣读了论文。      

     

    4.20147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第九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论文《佛教公共外交影响国家形象机制研究》。      

     

    5.20149月, 参加由国家宗教局、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宗教走出去战略高层论坛,并做了台湾地区佛教团体的海外拓展大会发言。      

     

    6.201312,参加香港社会学协会年会,在会上宣读论文 “Mediatization, Empowerment, and Sexual Inclusivity: HomosexualProtestant Activ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其他经历      

     

    1. 2014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2. 2014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优秀青年教师奖C类计划      

     

    3. 201412月, 参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2014 Institute on American Society and Culture”2014“美国社会与文化工作坊),获结业证书      

     

    4. 2014.8-2014.9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5.2009.9-2010.12 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访问学员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邮政邮编:200030    

     

    电子信箱:hping@sjtu.edu.cn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电话:021-62933096    

     

           

     
       
       
         
         
           

     

                       

     

         

     

         

     

       

     

       

     

     

     

    上一条:吕晓俊 下一条:魏英杰

    关闭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301室     电话:021-62932970,62933304       Email:mpa@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