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3级3班“政治学”课程的MPA研究生在郑晓华老师的带领下,考察了位于徐汇区天钥桥路498号的万体汇“生活盒子”。作为继赵巷、徐虹北、乐山、土山湾后第五个建成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空间,万体汇生活盒子的建成开放助推徐家汇街道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范围内形成了辐射各类人群,涵盖党务、政务、文化、体育、教育、科普、卫生健康等多元要素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万体汇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工作人员的导引与介绍下,师生对万体汇“生活盒子”的整体结构与功能布局有了相对系统的了解。万体汇共3层,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一楼是便民服务空间,包括社区长者食堂、“双拥”主题特色咖啡店“戎咖”、远程帮办政务服务、就业服务站、青年零工驿站、戎耀会客厅、公益理发、便民维修以及自助洗衣机等等。

二楼设置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心、家庭照护床位体验中心、适老化体验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助浴点、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养场所。基于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万体汇通过动员和挖掘属地及周边社区资源塑造了温馨舒适的养老氛围,并配备了诸多旨在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功能性设施设备。

三楼则是儿童关爱服务空间,设有徐汇区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和徐家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提供家庭指导、亲子活动、心理支持、法律援助、阅读空间、少儿和亲子运动等诸多服务,为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家庭关系的营造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徐家汇街道社区服务办的陆华蓉主任对徐家汇5大片区的“生活盒子”做了更为深入的介绍、讲述了 “红色”赵巷、“后街”乐山、“慢生活”徐虹北、“人文”土山湾与“海派新客厅 活力万体汇”的建设过程与运营方式,阐释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核心理念、系统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与在场师生展开了广泛的交流。需要指出的是,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徐家汇街道通过发挥在职党员、新就业群体的力量参与街区治理,打造了布局科学、功能完善、全面覆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全方位、多维度构建了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标杆型社区生活圈,事实上,这种由政府主办、街镇为依托、多元主体参与的共享公共空间,积极回应了区域内不同群众的异质诉求,实现了城市内部社会交往、社会服务与社会治理的有机融合,讲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国治理故事,为基层社会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次“政治学”课程现场教学取得了圆满成功,为MPA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提供了实践支持,更会帮助他们在之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取得长足的进步。